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雜誌上面也有說超5屬於二線車種 畢竟光陽主打的是RAC 超5比雷霆快Q1:超5 150cc大概要多少啊?
77000~79000 上下 不等 (8月中與底 即將上市) 『有確實數據的^^』


Q2: 跟G5差在哪裡?
主要 在於 它的外觀『尾翼』『LED面板』大概是 外觀有所更動
內部(戰斧4V馬力) (125 12P)前碟後股(150 14P)雙碟煞
高度 長度 寬度 無所更動 大致上 大同小異 重量((125 114KG)) (150 117KG)


Q3:那G5 150cc大概要多少?
G5 超5 不管有沒有改款 價錢大致上相同77000~79000 看店家^^


Q4:G5跟Racing到底差在哪裡?都是同樣的引擎但是 聽說騎起來差很多
G5 和 RACING 差別最大是重量 都是((4V 戰斧馬力))
G5 114 117 RACING 都 123以上
馬力 相同 車種不同^^ 煞車 要靠150雙碟 才比較OK!
爬山下山 125 RACING會煞車煞不住!!!!(前碟後股)


Q5:G5可以車廂可以裝一整個全罩式嗎?要是可以還能再裝別的東西嗎
喝喝 妳問這個問題 問我就對了^^ 全罩式 可能要有技術一下喔^^
畢竟 你車廂不可能只裝安全帽吧^^ 四分之三 只能在加一個 二分之一
大 概跟你說清楚
我新車 超5
我放一頂四分之三+2個大鎖+1件雨衣+打蠟的臘+快布+一個小包包(剛好)
但是全罩真的要塞^^ 有點小ㄍㄧㄥ^^大概是這樣^^


Q6:新車要訓車要怎麼訓?
跟你大概說一下
大家多說 什麼時速要40以下阿 甚麼的 我要說了 那是(化油版)
現在新車 大家都是噴射 電腦有記憶 你在300哩以下 都盡量跑 40~60 大概
過 300哩後 跑 60~70 OK的 過1000以後 拉尾數巴^^
記得 新車 300哩 一定要換 ((機油+齒輪油))^^
磨合齒輪^^ 大概是這樣^^

new fighter

機車引擎正式進入雙渦流時代!SYM三陽工業總經理黃光武特與偶像劇一哥阮經天搭擋,共同盛大發表採用獨創「台灣渦流」雙渦流噴射引擎之旗艦級機車 New Fighter 150,售價8萬4千元。這具剛在米蘭車展造成轟動的S.T.C.S.強力雙渦流噴射引擎,也因首度搭載於New Fighter 150身上而得以讓國人親炙到創新科技車種。      黃光武總經理為表示對New Fighter 150的重視,不僅破天荒親自出馬拍攝片,並與阮經天聯手為這款旗艦機車,顯見他對這台嶄新車種優越的高度信心。這次新車發表會刻意選在傍 晚舉行,用以襯托New Fighter150超越他牌車種獨有豪華裝備包括光投影式全液晶儀表板、歐規雙35瓦鷹眼大燈、星光導航LED定位燈及巡弋尾燈。搭配這次發表會,由 New Fighter 150騎士組成的「曙光遠征隊」也盛大入場,現場恢弘氣勢直讓會場人氣指數為之爆錶!黃總經理表示,由SYM 號召全國經銷商及車友組成的「曙光遠征隊」不僅只為誇耀,車隊甚至騎著New Fighter 150進行了一場環島關懷之旅,並於造訪遭受八八水災重創的台東嘉蘭國小時代表三陽工業捐出重建經費,值得一提 的是,熱心公益的阮經天並在記者會當場加碼10件簽名防摔外套供SYM義賣,所得將捐贈偏遠地區小學
1.雙碟煞
2.穩定
3. 外型不錯
4.傾角大
5.雙渦流系統
6.車廂大

RSZ

RSZ設計成5:5車身,過彎及高速行駛滿穩定的
RSZ缺點就是沒有飛旋踏 板!

RSZ是100CC的
現在應該找不到化油車 連噴射庫存車都剩不多了
庫存車就是你媽說的 中古 但是新的 那叫做庫存車
價錢要看年份 外觀 車台 引擎 等等 ~
改70缸全部都改  幾乎全部都換
這 個很難講了 但那個價錢可以讓你再買一台
如果料很好甚至可以在買2台 3台
4V70 要看拉幾條 拖幾齒 等等的 這都是不一定的
基本上不建議在路上跑的車改到60缸以上
太耗油 耐用度又很差 改70會更慘~
我 聽說改最大的是100缸的RS 對岸的異種移植
而RS本身引擎小弟印象中最多可以改到74還76
基本上那種大改車 建議找知名的 技術好的改裝店下去弄 才不會花了錢又沒效果

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新勁戰

新勁戰的優點:1.省油 2.懸吊很棒~穩定度很高 3.傾角很大 4.尾速很會跑 5.大燈非常亮 6.改裝非常多也成熟度也高 7.液晶表非常好看


新 勁戰的缺點:1.起步很慢~加速很龜 2.山葉修車貴.. 3.後避震用久了容易軟掉(大家通常買來東會換掉AMAHA NEW Cygnus-X 新勁戰125上市
完美創下國內機車史上最高巔峰拍片紀錄
YAMAHA新勁戰125為展現車子性能及近乎完美的操控性,特別選擇海拔3,275公尺,直接攻頂合歡山至高點「武嶺」為拍攝地點,由向來執導房車出名 的賴國安導演,領軍近40人的專業團隊,創下機車史上無人能及的新紀錄。


YAMAHA一直以來所生產的機車總是以〝領先科技、優越品質〞深受機車族的肯定,尤其在7月中旬推出的New Cygnus-X新勁戰125車款,更能感受到YAMAHA這種〝創造完美〞的堅持。也成為同業競相模仿的車種。就在全國引領期盼下,新勁戰125將不負 眾望,以完美創造重車級造車工藝新典範的姿態,再度豎立造車新標竿,勢必掀起機車界的新浪潮!


因此,就在“只有至高足以匹配完美”的信念下,YAMAHA廣告影片特別將新勁戰125拍攝地點拉到氣勢雄偉的合歡山。超越海拔3,000公尺的稀薄空 氣,一度讓工作人員體力透支;險峻的連續彎道地形,儘管讓車手騎著新勁戰125大呼過癮,卻也苦煞了攝影工作小組,扛著10多個壯漢才抬得動得機械攝影手 臂,緊緊貼在峭壁邊緣博命執行拍攝工作。


新勁戰125完美的創新紀錄,加上集外型與性能之最於一車,完成一支曠世巨作的電視廣告,肯定能滿足眾多車迷眾所矚目焦點與讚嘆話題,想必會有大批追求完 美族群加入新勁戰的行列,並為勁戰家族創造更高的銷售新紀錄。) 4.心臟真的太小顆

CUXI

市售的CUXI有分舊款(碟煞跟鼓煞)、學院風(碟煞跟鼓煞)
你問的是舊款CUXI米白色鼓煞車嗎?
如果是的話
這款車目前應該還 調的到
因為目前YAMAHA公司還沒停產
建議你到各機車行詢問看看~~
價錢方面因為YAMAHA 6月份有調漲
舊款鼓煞 CUXI建議售價是$51000(含領牌、2年強制險)
贈品:一般機車行都只有大鎖、地毯、安cuxi起步快,但上坡有點吃力 100CC的嘛,不過加速很快,我都吃過我朋友G5
cuxi一個人還OK,二個人很難坐,座位很小,又平.
cuxi 發不動,不會呀,我的cuxi很讚沒這問題


cuxi值不值得買,我給您良心建議,125一台約6萬多,cuxi也6萬,差沒幾仟元,買 125比較有力 保值 引擎也4V 好坐 加上你又是男生, cuxi老實說老賣太貴了,和其它車種比,真的有點貴,感覺y牌鎌很大。GP125 推!!~~全帽cuxi我來教教您吧


2008年前化油版 指針 價位50000


2009年後五期噴私版 液晶 碟剎 價位62500
指針 鼓剎 價位57500   


cuxi其實都是五期噴射,只是貼紙不一樣而已,顏色等等。


像 粉紅色只有鼓剎有而已。


您要了解的是 化油版\噴射版 夜晶\指針 碟剎\鼓剎 。
才是買車重點又。加油。


保值 當然是 噴射 化油都2008年出廠,難道你要2010年買2008年的車,還用2010年的價位去買又?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三陽GT125噴射機車

GR125的省油算是中上程度了
我1天上課來回40Km,1個禮拜才需要+一次滿油
(也包刮去其他地方)

但是速度方面,不是很好的說
速度會拖@@
但是尾速到底110是可以到達的

GR125的避震能力,我本身沒啥感覺,習慣了XD
但是我載我朋友,他都說我這台避震能力很好建議不買電子儀表板
液晶表板不耐太陽曬
室外下的表板容易霧氣引進水
堅持買三陽的話
高手125是台無毛病的車子(騎過)
當然外型不比GT帥
跑工地不要太帥
被無意的推倒你會哭的
光陽比較OK
市場佔有率較多
維修零件便宜
  

GTR aero 速克達 YAMAHA 台灣山葉機車

1.GTR 化油版
2.GTR 四期噴射版
3.GTR AERO 五期噴射

﹝1﹞化油器GTR沒有限制轉速,四期噴射跟GTR AERO五期噴射有限制轉速
﹝2﹞要解CDI(限速),1000多左右,不過解了之後轉速會爆增,可能原版你只能騎到9000轉,解了之後會衝破10000轉,雖然極速可以向上推進,但是這樣非常傷車。
﹝3﹞看你是要改動力還是要改燈系外觀,改動力的話可以配個傳動提升動力,或是改58.5缸,燈系的話就要看你是GTR車款還是AERO車款GTR車款的話可以直上AERO大燈,照明效果優異,AERO的話其實不怎需要改,要改的話可以改個HID+魚眼,亮度跟廣度都會爆量提升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SYM機車 JET POWER 125 EFi



這幾年的國內運動款速克達的主流,可以說幾乎是十二吋胎搭配後雙避震器車款的天下。國內各主力車廠都前仆後繼的競相推出這類型的車種,可以說是主力大廠人 人都可以叫出一部十二吋扛霸子的局面。不過這樣的潮流之前,大家應該也沒忘記,十吋胎可也是前一代的熱門一哥,在十二吋後起之秀的掘起之後,十吋胎的車款 似乎也有那麼一點受到冷落的感覺(個人有這樣的感覺),不過近期這股勢力好似再度復活。

這一次要測試的正是一部個人把它列為舊勢力搭配新潮流的十吋運動車款,因為在十吋胎的前代主力之外,這部名為JET POWER的新車款,搭配了近年少年阿弟仔最喜歡的後雙避震,還有筆者自己覺得蠻不賴的銳利造型。這部車在初次見面讓我有蠻不錯的印象分數,不過印象歸印 象,實際的演出如何,以下請大家跟我分享一下我與JET POWER初次接觸的體驗。

這次先讓大家看一下JET POWER這部車的騎乘三視圖,原廠十吋胎的設定,很自然的讓筆者不長的雙腳得到一種虛容的輕鬆(哈哈)。在龍頭把手的距離方面也算是親切,不過因為是運 動車款,這次筆者倒是忘了在腳踏處放上背包之類的物品讓大家有個對照,但從目測看來要放個背包是不成問題就是。坐墊的設計也頗為親切,原廠強調的防滑外皮 效果也不賴,視覺上的質感讓我有一種看到類似反皮服飾的感覺,進行長途騎成乘時的支撐性也算是足夠 ,小屁屁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車頭這個部份,是車廠官方稱作數位LED薄暮定位燈的設計(有點長的名稱)。這個部份是由左右各八顆LED燈所組合而成的,不過單就外型來看,JET POWER這個部份的造型,突然讓我有一種外星人或是卡通中小人賤眼的感覺,莫名多了一點點單一部位的獨立喜感(希望這部車的擁護者不要打我)。

JET POWER的車頭大燈造型除了精悍的運動感之外,個人認為應該沒有更好的字眼可以來形容。大家細看一下頭燈罩的造形,採用多面造形的組合而成,跟整部車的 銳角線條造形相互呼應,側面看來的線條效果應該也頗讓運動迷們覺得心中的轉速拉高沸騰,總之就目前大家總是對每款新車最重視重點之一的大燈造型來 看,JET POWER這部車的在這個部份個人給它不錯的分數。

定位燈以及車頭大燈在白天以及夜晚的實際點燈狀態如何,大家請參考這三張照片。戶外部份的照片拍攝時為陽光普照的中午時分,在此狀態下大燈與定位燈的亮度 已有不錯的輝度。第二與第三張照片,則是筆者在秘密基地將燈光全滅之後的點燈狀態,效果如何我想就不用我在加綴述,不論是頭燈或是定位燈,一整個就是亮, 若還有人想要多花錢去改啥只有霹靂亮暈對向來車,卻不一定有什麼實際照度的燈泡,那我真的得說還是省下來買別的東西比較實在。

這個部份是大燈在近燈模式下的光型。

這張照片是遠光燈的光型。

這就是按下超車燈時的光型(其實就是遠近光一起點燈,希望大家不要覺得我無聊,哈)。

JET POWER的儀表板採用步進式設計,正中央大大的引擎轉數表算是相當具有重車上面那種風格,第二張照片是在黑暗中打開電門瞬間,儀表板的點燈狀態,除了質 感不錯之外,整個儀表的辨識度也相當不賴(中間的指針讓我想起星際大戰當中的光束劍)。

在整個儀表所提供的資訊配置方面,左邊油量、右邊有速度、里程以及時間等,算是該有的都有,不過在這次整個試駕過程當中,一直沒有好好的看一下車主手冊相 關功能的調整,初步操作基本上是與目前市場上這類數位儀表板大同小異就是。

電行完檢查動作之後,儀表的狀態就是長這樣,不過大家看一下第二張照片,也就是左下方的油量顯示表,視窗好大一個,但標示就那麼小小一丁點,個人突然 覺得有點空曠的感覺(圖案做大一點應該比較搭)。

左右開關總成,右邊可以看見三陽車系便利的電動開啟置物箱的按鈕。

多功能龍頭開關、可收納便利掛勾,以及前便利加油口跟置物空間等,這些設計都算是目前主流該有的配備,不過引起我注意的是,這幾個部份的膠料組裝縫隙跟毛 邊處理等細節都相當細緻。

龍頭握把與煞車拉桿這些部份,在質感的處理上個人也覺得不錯,JET POWER的握把部份採用有點橢圓又帶點水滴形的設計,在這次進行一個多星期的試車過程當中,不論是通勤短程或是長途的山道試程,握感都相當不錯(這個部 份算是我蠻喜歡的不起眼的細部)。

後座專用的飛旋式踏板,操作感也蠻不錯。

從正側面看,車尾的線條還是不脫目前運動車款的主要潮流,從腰線開始整個往車尾燈勾起,到車尾形成銳利的線條。

這部車的後座扶手造形走的也算是銳利造形,這邊放上幾個角度讓大家看看,這個部份跟車尾燈線條一起收起,線條之外,更充滿了銳利殺氣的運動感(這肯定又是 個令運動迷喜愛的特點之一)。

車尾燈組在黑暗中的點燈狀況,也在這邊放上照片讓大家參考一下(一樣是相當明亮,辨視度頗佳)。

車側的JET立體字樣,這塊個人覺得不錯看。

兩段式後土除也是這次的賣點之一,造型面我想大家各有不同觀點。不過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這一種設計其實早在十多年前,一樣是由三陽推出的一部二行程車款 JET(名字應該沒記錯吧?當初還有找ABC偶像藝人代言),就有類似設計,只是在當初這一塊沒有那麼大,這個部份應該可以算是國內改裝迷們將四分之三安 全帽帽沿來來改裝到後土除之後的再次進化復活,個人覺得還蠻有趣的。

排氣管與前土除的造形,基本上就是運動風格。不過不知為什麼,我一直在幻想這部車的排氣管如果可以更粗壯短小一點會更好看(當我自己在發神經)。

前煞採用浪花碟搭配雙活塞的配置,這樣可算是實實在在的運動車款搭配。實際操作的手感個人頗為喜歡,煞車的力道反應也也頗為線性,以直線加速後在進行急煞 的動作,手感軟Q之外,煞停力道也相當充足。在懸吊部份,重點當然還是放在後雙避震上面,先不管原廠說這是三段可調的後避震器,在此次試車的整個過程當 中,在市區或山道它的表現都相當的恰如其份(這個部份在後面跟大家分享);其實前叉的設定也相當討喜,在市區跟過坑洞時的彈跳處理可說是堅實又不會死硬。

腳踏的部份有設計了兩個凹槽,這個部份其實以我的騎乘習慣跟身高來說運用機會是不高,不過看一下近來接觸過的其它有類似設計的其它車款,JET POWER在這一個部份的凹槽造型比較圓滑。


坐墊下方也有掛安全帽的掛勾設計(現在應該沒有哪一家會省略這一塊的設計吧)。

置物箱的部份,應該就算是這一次我測試JET POWER一週以來的痛啦。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大家先看第一張置物箱內的照片,應該就可以略知一二,正中間一個不算小的凸起,著實讓我在取車的第一天就有 點傻眼,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第二張照片,若是單純的放下個人平常上下班都會放在置物箱內的兩件式雨衣跟手套自然是沒有問題,但放下雨衣的同時也宣告若想要放 背包是不用想太多,這樣的置物箱容量表現真的讓我覺得有點冏。

若想要放進安全帽,雨衣這些更是得全部拿出來,但重點還是在,就算拿出雨衣之後,放進個人的進口全罩安全帽也會因為置物箱正中間那個巨大的龜山島般的凸 起,讓安全帽放得進去,但座墊關不起來。這樣的狀況對於那些頭頂正中央有大進氣壩或貓耳朵的帽款自然也等於是宣告死刑。

在動力表現的部份,這部車採用四氣門,排氣量一百二十四點六cc的單缸動力。在為期一個星期多的試駕過程當中,飽足輕快的加速感,一直提供個人在通勤上下 班頗為歡樂的騎乘心得。除此之外,在山區路段,個人也最好奇的上坡路段部份,也表現得算是不錯,在五指山或是106縣道的上山路段,加速的部份都不會有疲 軟或力不從心的狀況發生。當然畢竟它也只有一百二十四點六的排氣量,我也不會說它帶來多少神話般的猛爆動力,但平心而論,在上坡山路上的表現,它的演出算 是令我頗有好感。

若在高速的延伸性部份,原廠的設定配置也相當不錯,以個人約六十五公斤的體重,在直線路段加速前進,這部車的尾速延伸性與再加速性都一樣保持相當不錯的水 準。

兩側的側裙上面就有著大大的4V字樣。

在彎道當中的動態表現,前面跟大家提過這部車原廠的懸吊設定讓我覺得頗有好感。先以JET POWER本身十吋胎的設計來說,原廠所賦予它的傾角可算是具有蠻大的角度,而且在入彎時的傾倒速度也算是靈活快速。可能有部份接觸過這部車的網友們會覺 得傾倒的速度快了點,會使得在某些狀況下會有來不及修正入彎角度的情況,若以在市區或山路的總合來看的話,個人是覺得還可以接受。

會這樣說是因為,在山區外拍時,筆者慢慢加深傾角,發現以個人偏向保守的騎乘習慣,在聽到中柱或是側裙與地面磨擦發出聲響時,都還可以從容的修正角度,就 這點來說,個人認為只要不是過度緊張的自己嚇自己,基本上這部車靈敏的傾倒速度反而是提供更多的彎道樂趣。

原廠所配的DURO十吋胎,抓地力也蠻不錯,外拍當天戶外溫度也逼近三十五度,刻意的來上幾次煞車鎖死,整部車也不會來個大龍擺尾嚇人,整體來說抓地力的 表現也令我在此次為期一週的試駕過程當中都相當安心。

回想當年上大學後,個人的第一與第二部車也正是三陽推出的車款(ATTILA可動碟煞版與RS21 EFi),當時筆者也算是歷經了從十吋主流轉換到十二吋運動款成為市場主力的兩個時期。這一次在重新接觸充滿濃烈運動取向的十吋運動車款,腦海中還算是多 了那麼點青春的回憶。JET POWER之外,同廠雖然也還有十二吋胎的運動車款,不過十吋胎運動車款的戰火,也繼續如火如荼的上演。

這部車我想給它的總結,會說它是一部充滿運動樂趣的車,但更吸引我注意的其實還不是外觀造型那些不錯看的動感線條,若真的要我形容這部車。我會跟大家說, 一個星期的試車之後,我體驗到的是這部車蘊藏的鋼砲動感性格,上路後的樂趣,相信應該是每位JETPOWER的車主們都可以慢慢體會才是。



2009 SYM JET POWER 125 EFi 規格表
引擎型式:四行程氣冷SOHC四氣門單缸
總排氣量:124.6 cc
缸徑×衝程:52.4 mm x 57.8 mm
壓縮比:10.5 : 1
最高馬力:10.8ps /8500rpm
最大扭力:9.8N-m/7000rpm
供油系統:電子噴射供油
變速系統:CVT
傳動方式:皮帶傳動
車長×車寬×車高:1740×700×1095mm
軸距:1250mm
座高:780mm
乾燥重量:118kg
油箱容量:6.0L
前懸吊系統:正立式前叉,行程90mm
後懸吊系統:三段可調式雙鎗避震,行程80mm
輪胎尺寸:(前)100/90-10(後)100/90-10
制動系統:(前)205mm浪花碟+雙活塞卡鉗,(後)鼓煞

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

烤綠豆

我沒有烤過綠豆
看他很爽
所以把它拿來烤一烤看看
最好是燒焦
哈哈